摘 要
大陸在經過“七五”(1986-1990)及“八五”(1991-1995)十年的電信建設後,已初步形成基本的電信網,未來將邁向新的五年計劃,即“九五”計
劃(1996-2000),這些電信建設計劃涵蓋的層面很廣,包括交換機的擴容、有線傳輸網路、無線通訊網路、智慧型網路、數據通訊網路、加值性網路、國際電信網路等,除
了電信網的建設外,與電信需求息息相關的尚包括通訊產業發展政策(其中包括通訊技術政策)及個別產業的發展策略。由於本報告係電通所ITIS一系列有系統的大陸通訊產業的
市場報告之一,繼1995年的無線通訊產業專題報告之後,今年主要研究的重點為大陸有線傳輸設備市場,茲就有線傳輸設備市場趨勢分析及我國產業發展機會摘要如下:
有線傳輸網:大陸有線傳輸網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二點:一為光纖通訊:1990年大陸的長途光纜話路(電話電路)為11,500路,佔總長話電路的10.2%,但由於大陸對電
話電路的需求殷切,使光纜話路佔總長話電路的比例逐年加大,由1990年的10.2%增至1994年的53.6%,目前光纜已成為大陸長途傳輸網建設的主體,預計未來地區
傳輸網亦將加大光纖建設的比重。二為光同步數位架構:大陸在1980年代後期及“八五”計劃期間安裝的傳輸設備系統為PDH系列產品,主要為PDH 140Mb/s系統
(四次群),一個PDH系統可提供1,920條話路,一條光纜幹線上可配置的PDH系統數為5~8個,最多也不會超過10個,若以安裝8個來計算,頂多可提供
15,360條話路,但根據大陸所進行的通訊業務增加需求預測,幾條主要光纜通訊幹線的需求量高達10萬條話路,而一般幹線的需求量則為3~4萬路。因此,大陸體認到其傳
輸網必需配備更高傳輸速率的設備,已政策性決定於“九五”期間,在重要的光纜幹線上直接安裝SDH系統設備,安裝4套SDH的STM-16系統,可提供30,720條話
路(7,680*4=30,720),可符合二級幹線及區間幹線通訊業務量的需求,而安裝4套SDH的STM-4系統,可提供122,880條話
路(30,720*4=122,880),可符合一級幹線通訊業務量的需求,目前大陸所形成的傳輸網主要配備的是PDH系統;短期之內,仍會有一定的需求量,但由於將逐步
由PDH向SDH過渡,SDH已確定為大陸傳輸系統設備的發展主流,而PDH在維持二、三年固定的成長後,將逐步減少需求。
我國通訊廠商機會:大陸的有線傳輸網主要採用歐規系統,因此我國通訊廠商若欲進軍大陸市場,勢必調整我國過去以發展美規傳輸設備為主的生產形態,改為以歐洲標準的傳輸設備
為主。除此之外,更應掌握大陸未來傳輸設備的主流,亦即光纖及SDH系統設備,目前由於融資及廠牌的問題,我國現階段較有機會發展的產品以STM-1及STM-4為主,但
宜注意大陸研發機構在這方面的研發成果所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由於大陸存在著“有機無線”的矛盾現象,未來用戶迴路的部份,將是大陸各省市電信建設的重點,對我國已發展
出來的用戶端數位傳輸設備,如DLC及HDSL將有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