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主要可分為紙包裝、塑膠包裝、金屬包裝、玻璃包裝等四大類,近年來世界主要先進國家塑膠包裝成長最快,所佔比例亦逐年增 加,其中尤以寶特瓶為甚,國內此種趨勢亦相當明顯。
國內寶特瓶包裝之發展由飲料包裝之結構變化可一窺端倪,寶特瓶的佔有率成長最為迅速,由八十二年之 8%增為八十三年之12%。八十三年度寶特瓶國內飲料市場需求超過 1.5億罐,價值10億元以上,另醬油、沙拉油之市場需求亦近7千萬罐,價值約5億元。此一市場雖不算大,但業者預期該產品市場會朝美、日等國的消費水準發展,因此仍紛紛投入該產品生產行列,在此發展正熱之際,亟待建立產業資訊,以促其建立產銷秩序,避免產品投資過度及惡性競爭,並進而使該產品市場在完全資訊狀況下,達成均衡供需,合理利潤之境地。
本研究擬由國內寶特瓶生產及使用廠商兩方面調查取得寶特瓶產品生產技術、設備、原料供應、市場結構、市場需求及其發展潛力等初級資料,並透過國內外圖書、雜誌、統計資料及資料庫,蒐集國內外次級資料,據以分析全球產銷、技術、市產概況及發展軌跡,我國寶特瓶市場及技術發展趨勢、行銷策略及競爭能力。
研究結果可歸納寶特瓶產品發展問題如下:
1.廢瓶回收問題:各種容器中只有寶特瓶被要求以押瓶費及處理費來達成法定回收率,部分進口飲料及醬油用寶特瓶、進口寶特瓶包裝產品及少數國產寶特瓶使用廠商,也未納入回收體系,造成不公平競爭。
2.生產問題:廠商投資過度,產能過剩,設備折舊費用比例非長高,成本負擔沉重。成本中原料酯粒幾佔六成,原料成本掌控不易。
3.銷售問題:寶特瓶廠商競爭激烈,多採削價競爭為手段,影響市場秩序及產品合理利潤;對於有潛力的內外銷市場卻未努力開發。
4.技術問題:目前寶特瓶產品在原料與產品品質標準建立、寶特瓶應用技術、瓶身設計與開模技術、設備研製上,還有許多問題待改善,然而產業規模不夠大,政府在此方面研發投入有限,廠商規模不齊,技術研發亦受限制。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建議如下:
1.產業界與政府主管單位直接溝通,全面檢討各種包裝容器回收制度。
2.國內市場尚有開發空間,廠商應努力開發新市場,以提高設備利用。
3.開拓瓶胚外銷市場,疏解部分過剩產能。
4.未來營運方式可朝瓶廠進行瓶胚製造,瓶胚運至飲料廠吹瓶發展。
5.產品競爭應採區隔市場,並凸顯產品特色。
6.削價競爭方式不可久用,應儘早恢復合理定價方式。
7.提升寶特瓶外型及質感,提升寶特瓶產品形象。
8.建立國內寶特瓶設計及開模能力,研發高產能設備及易更換模具之機台。
9.建立寶特瓶原料及產品品質標準,改進開發寶特瓶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