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高度工業化發展下,工廠產生之廢水、廢氣、廢棄物的超量排放,使臺灣的生態遭受嚴重的迫害。臺灣工廠密度每平方公里2.66家,是日本的2.4倍,美國的65倍,
臺灣面積狹小,可利用的土地有限,名列前茅的工廠密度對臺灣環境破壞尤其嚴重。另一面,臺灣人口的高速成長亦是環境失調的主因之一,臺灣人口已由1946年的600萬人,
增至1995年的2,100萬人,總人口增加近3.5倍,使臺灣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臺灣之人口密度為日本的1.8倍,美國的21倍。人口快速的增加、人口密度高居不
下,對臺灣之環境品質影響甚巨。臺灣環境的急劇惡化,不但引起政府關切,人民對其之盼望更是殷切,而政府亦相繼採取因應措施,先後頒佈「水污染防治法」、「廢棄物清理
法」、「空氣污染防治法」,並將「污染防治器材工業」列入十大新興工業之林。
國內近期政府在環保的努力及民眾意識抬頭,企業在污防設備之投資亦由忽視轉而被動的參與,為此國內環保市場展現生機。在民眾一片環保聲浪,企業開始重視環保設備投資,政
府更將污染防治工業列入十大新興工業,而國內環保監測市場真正情形為何?不但是政府決策急欲參考,更是投資業界欲探討的對象,方有政府委託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進行市場
調查案的產生,本研究之目地在於:
(一)、探討國內空污監測儀器市場,以為業界擬定發展策略之參考。
(二)、瞭解國內空污監測儀器市場之產業現況及發展困境,以為政府政策擬定之參考。
(三)、找尋產業發展之利基,培植國內環保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