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的機車工業,至八十三年底已有一百六十多萬量的銷售量,且逐漸擺
脫技術母廠的限制,發展成為獨立自主的產業,日後很可能發展成為全球的機車王
國。而中國大陸近年來因 GNP成長的驅使之下,機車工業發展快速,目前已凌駕日
本,成為世界第一。
本文主要以台灣、日本及中國大陸機車廠商為研究對象。首先探討各地區的產
業政策對產業的影響;其次對產業結構及重要廠商的現況做分析;最後討論機車工
業市場發展的策略及國際分工合作的方式,並作主要參與者的互動分析及未來的景
況研擬。結論部份則檢討機車工業所遇到的問題與未來可行的解決方案。經研究發
現機車工業可由市場地位區分為六個策略群組,並因分工合作的關係,將廠商連結
成網路組織,各以日本機車廠為中心,形成四個策略區。在策略區內的廠商,同時
受到產業策、生產基本狀況、消費市場的趨勢及同業間的競爭與合作等因素之互動
,得到以下之結果:
1.由於產業特性及產業政策,促使機車工業之進入障礙逐年提高,市場有加速集中
的趨勢。
2.台灣、日本及中國大陸之廠商各具其競爭優勢,導致廠商在策略區內進行國際內
工。
3.競爭以不同策略區之廠商為首要對手,但同一策略區內因廠商之能力,會有不同
的競爭與合作狀況。
4.台灣機車消費市場,未來將以價格、原廠維修及售後服務等行銷因素以及機車馬
力、速度、穩定度等技術因素最為關鍵。
此外,研究建議提要如下:
1.建議工研院主導國內機車廠商聯盟聯合研發電動機車,進而集資衍生公司產製。
2.電動自行車市場潛力佳,潛在商機宜進一步探索。
3.機電整合及基礎材料研究、數位化控制應用等跨學域研究,宜由工研院協助開發
。
4.化油器為業者間接仰賴日本母廠重要之零組件,國內漸具規模經濟,富投資誘因
。
5.國際化所帶來的成長與獲利,勢必帶動未來相關產品與零組件之研發契機,宜規
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