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手工具除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外,在某些操作上更可以達到人類體能極限所無法達成的任務,因此成為現代不可或缺的工具。經過百餘年的發展,目前動力手工具的生產技術已經大致成熟,過去10年來的動力手工具發展,除了功能改善及外型創新外,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由於全球生產動力手工具的廠商眾多、生產技術成熟及市場需求年成長率平均僅維持在5%左右的水準,市場競爭相當激烈,本調查將就國內外動力手工具之市場及市場概況與趨勢做一介紹與分析。
本調查對代理商計發出38份問卷,回收有效份數10份,有效回收率22.2%;此外,由於國內動力手工具使用者方面調查資料相當缺乏,本調查亦針對機械業及運輸工具業中(經濟部統計處工業產品分類中,中分類2?及32兩碼),資本額大於2千萬元之廠商寄發動力手工具使用者調查問卷,計發出1716份,有效回收份數52份,有效回收3.03%。
我國動力手工具業之強勢為:學習能力強、協力廠商眾多,衛星體系完整、企業輕巧靈活、應變能力強。但由於規模小,行銷能力不足、麻川"何有待捉界,在面對國際大廠的兢爭激烈時,較難有開展的餘地。目前國內外動力手工具市場穩定成長、且各國積極發展經濟,帶動工業用動力手工具的成長。若能提升產品品質,建立信譽,國產動力手工具在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市場仍有發展空間。
在國內投資環境逐漸不適合千斤頂業者發展下,千斤頂產業外移相當嚴重,更由於大陸改革開放後,將千斤頂產業定為策略性工業,全力發展,因此業者透過三資合作,包廠模式,已重新在大陸建立新的千斤頂王國,並將廣東台山及蘇杭地區塑造成大陸千斤頂生產重鎮。
目前我國的輕型汽車用千斤頂競爭力可能不及大陸,但是職業用、附加價值高的千斤頂,由於日元一直升值,使得我國產品漸受歡迎,而有取代日本之勢。
本專題研究是以人員和問卷依需求向廠商調查訪談以獲得初級資料。次級資料則藉助國內外公會出版品、專業期刊、參考文獻、線上檢索系統及各國政府相關統計資料。調查母體為台灣區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會員名錄及統計處廠商資料共71家。
本次調查從成長率、利潤變化、競爭力、人力資源、投資等方面來了解千斤頂製造商對於國內千斤頂產業在未來三年的看法,其中有幻的廠商認為產值的成長率為負,有33的廠商甚至認為負成長ll@/t以上。千斤頂的利潤未來傾向縮水,有30@/@廠商認為利潤為鉅降,30@/@認為微降,而認為利潤微升的亦有30。千斤頂的競爭力認為下降的達60,此與成長率為負相吻合。而人力資源的取得有80@/@廠商認為比以前困難,協力廠的配台程度有50@/t廠商認為下降,40@/@廠商認為不變。至於對外投資金額,對東南亞投資金額傾向不變,僅有I家認為微升,而對大陸投資則有43@/@廠商認為增加,57@/c認為不變。千斤頂升級程度有80廠商認為微升,有20廠商認為不變。因此整體而言千斤頂未來產品升級程度為微升,但產值及利潤均會縮水,而對大陸投資金額還會增加,可說是國內千斤頂朝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而中低價位千斤頂則移往中國大陸或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