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鑄品為一質輕、強度佳、耐腐蝕、可塑性強並可回收使用的產品,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從民生用品到工業用品都有,一般做為用品或設備的零組件,其中汽車平均每輛使用的八十公斤鋁材中有70%是鋁鑄品,隨著汽車減輕重量,提高燃燒效益以節約能源的趨勢演進。運輸工具使用鋁鑄的比例將會持續增加。
本專題研究以人員和問卷依需求向廠商調查訪談以獲得初級資料。次級資料則藉助國內外學/協會的出版品、專業期刊、參考文獻、線上檢索系統及各國政府相關統計資料。調查母體結合中華民國鑄造學會會員名錄、1994台灣鑄鍛工業名錄及經濟部廠商資料庫等三項來源。
目前國內生產鋁鑄品的廠商約有四百六十餘家,以中小企業居多,其人事精簡,管銷費用低,屬於分散型產業;年產量約有十六萬噸,年產值約達三百五十億元。生產的產品多屬於成熟型產品,製造技術已具承接國際訂單水準,惟因以代工生產方式為主,產品多樣少量,彼此差異度大,不易產生經濟規模和經驗曲線,使得技術提昇和自動化的效益受到限制;這對處於3K產業的鋁鑄品產業仍不易擺脫人力不足的困擾。相較於大陸、東南亞人力資源豐沛、土地取得容易,我國則是擁有成熟的鑄造相關週邊工業與技術為主要競爭優勢。
未來在東南亞、大陸汽、機車業蓬勃發展的遠景下,鋁鑄品的需求相當龐大,預計未來三年國內鋁鑄品市場可有9~9.5﹪的成長率,業者若能繼續與周邊衛星工廠(模具、鑄件後處理、熱處理等)維持緊密的互動,並結合同業力量,調整規模,提昇品級,台灣鋁鑄品產業前景無疑是亮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