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整體產經整體產業研究

東協五國對綠色生產力的需求

免費
字數 3472
頁數 5
出版作者 陳佳珍
出版單位 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期 2017/08/31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整體產業研究
瀏覽次數 670
評價分數 4人評價/4.0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一、東協五國工業綠色生產力需求

綠色生產是指以節能、降耗、減污為目標,以管理和技術為手段,對於產業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及污染進行控制。APO於2013年針對會員國進行綠色生產力(Green Productivity,簡稱GP)需求評估,包含工業、服務業、農業及共通性需求,評估方式以問卷調查及尋問利益關係人的意見和建議的快速評估(Rapid Assessment)模式進行。如表1所示,東協五國工業綠色生產力需求調查結果顯示:(1)馬來西亞需要工業技術上的支援;(2)泰國需要垃圾減量、回收再利用系統、替代材料、清潔能源、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熱交換、生態設計和清潔技術等方面的技術支援;(3)印尼需要高值、精密、智能化和系統化的製造業價值鏈、3R(Reduce, Reuse, Recycle)、節約能源技術、及環保技術等方面的技術支援;(4)菲律賓則需要綠色生產力計畫監測和影響評估方面的技術支援;(5)越南需要引進具實際和專業經驗的GP專家及建立人才培訓課程。

 

表1 東協五國工業GP需求調查結果

註*:2016年APO綠色領導力國際論壇中提出。

資料來源:APO。


 

二、東協五國綠色生產力共通性需求

而東協五國綠色生產力共通性需求調查結果顯示,東協五國開始注重GP的能力建構,如越南希望建立長期GP培訓班,印尼開始注重大學GP研究,馬來西亞加強GP教育、認證和管理宣導計畫,泰國建立GP綜合服務公司,菲律賓將制度化GP計畫監測和影響評估、建立專家資料庫、加強網絡、及加強獲得GP資訊等(見表2)。

 

表2 東協五國GP共通性需求調查結果


 

資料來源:APO。

 

三、對台灣企業的建議

本研究進一步彙整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與越南的農業、工業、服務業及共通性的GP需求調查結果,由表3可知,東協五國對GP需求有:(1)技術支援、(2)能力建構、(3)試點項目、(4)加強宣導、(5)政策/法規、(6)資金援助、及(7)建立網絡等。基於台灣企業綠色生產的經驗與科技,台灣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協調角色,成為亞太地區綠色科技的催化劑或橋樑。例如在技術支援方面,台灣企業可以協助泰國工業進行垃圾減量、回收再利用系統、替代材料、清潔能源、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熱交換、生態設計和清潔技術等。在資金方面,台灣企業可與亞洲生產力組織綠色卓越中心、及東協開發中國家合作申請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 GCF),幫助東協國家達成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的目標-減緩與調適,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同時創造商機。

 

表3 東協五國對綠色生產力的需求


 

資料來源:《東南亞國家內需產業觀察與台灣機會》,經濟部技術處,2016年12月。

上一篇2017年7月份全球聚酯與耐隆...
下一篇鋅合金水五金壓鑄技術進展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