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興能源新興能源

減碳熱潮下2030年全球再生能源發展

免費
字數 2630
頁數 3
出版作者 劉政昕
出版單位 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期 2022/12/01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新興能源
瀏覽次數 1430
評價分數 9人評價/4.8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今年於埃及夏姆錫克舉辦,會議中各締約國、企業、非政府組織及一般來說民眾參與,該會議目的為討論如何實踐淨零排碳與「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同時盤點過去一年COP26以來成果。然而,各國受到今年初通膨與俄烏戰爭影響,而形成全球性能源危機,受到天然氣價格飆漲連帶也影響到煤炭、石油價格上升,而全球又以歐盟首當其衝。為降低對俄羅斯能源依賴歐盟推出REPowerEU計畫,而美國拜登政府為降低通膨影響,於2022年8月16日通過《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其中包含3,700億美元用於氣候與能源基礎施支出,該法案刺激對美國國內能源生產與投資,而中國大陸近年也極力擴大再生能源部署,特別是太陽能光電與風電基礎設施。本文將針對以上三個主要國家與區域進行探討。

 

一、全球再生能源部署概況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於COP27前夕推出《2022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22),報告中指出能源機的發生並未使再生能源發展延宕,相反地該智庫從各國政府所取得的資料顯示,各國均加速部署再生能源。IEA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參與COP27時,曾經比喻若以投資化石燃料當作基準為1美元,那麼全球在投資再生能源的金額目前已為1.5美元,但他提及外界絕不能因此樂觀,因為若要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那麼再生能源投資比例應該要再增加6倍到9美元,才有可能達到淨零目標。

國際研究組織REN21最新2022年再生能源全球現狀報告(Renewables 2020 Global Status Report)指出,2021年全球太陽能光電與風力發電所安裝裝置容量均突破記錄成長,在太陽能光電與風電創紀錄擴張推動下,2021年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增長17%,達到約314GW創下新高。然而,這些趨勢與確保全球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所需的部署仍有很大差距。為了達到IEA 2050年的淨零情境與國際再生能源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世界能源轉型展望設想所設定之平均目標,到2050年全球每年需增加部署825GW再生能源才能達標。

歐盟面對能源危機推出REPowerEU計畫,而該計畫有三大支柱:1.提升再生能源使用量,2022年為歐盟再生能源再創紀錄的一年,其所新增之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0GW,同時歐盟執委會已經提議將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從32%提高到45%。2.降低用電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再生能源一樣,歐盟計劃提高能源效率的強制性目標,確保削減用電消費不會只是短期趨勢。3.能源供應多樣化,過去歐盟過度依賴俄羅斯化石燃料,俄羅斯天然氣在歐盟份額曾經超過40%,而今年俄烏戰爭爆發後來自俄國的天然氣則可能隨時被終止供應,所以歐盟正在加強綠氫或其他清潔能源技術方面國際合作,藉此增加能源韌性。

歐盟能源執委西姆森(Kadri Simson)曾於COP27宣稱歐盟將扶植出屬於歐盟的太陽能光電產業聯盟(Solar Photovoltaic Industry Alliance),目標為2030年部署600GW太陽能光電。而為了達成此目標,未來也會要求歐盟成員國自2026年起在新建築上安裝太陽能屋頂。

中國大陸則利用幅員遼闊之優勢加速部署再生能源計畫,2021年其部署之規模與安裝容量為全球第一,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產能的46%。若以目前情境推估,中國大陸於太陽能光電與風電帶領下,其再生電力容量預計將在2021年至2026年期間增加近800GW。

此外,中國大陸受到政策所提出之再生能源目標(該目標旨在加快非化石能源增長,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電力消費40%的目標),以實現政府的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2020年12月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曾宣布,到2030年中國大陸其太陽能光電與風電總裝機量達到1,200GW以上。此前,中國大陸在“十二五”和“十三五”計畫中,所設定之再生能源目標也都紛紛超過原來目標,2030年是否能達到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1,200GW仍需要後續持續關注。

美國再生能源在今年通過《跨黨基礎建設法》(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與《通膨削減法案》刺激下,將加速境內清潔能源部署。美國清潔能源協會(American Clean Power Association)預估,2030年美國可能會部署550GW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同時也會帶來百萬工作機會,美國將成為僅次於中國大陸與歐洲以外第三大市場。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測新法通過後,將使美國在10年內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增加至少20%。2030年太陽能光電裝機容量有望2030年達到50GW,而此前的預測為39GW。而2030年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3GW,高於先前預測的16GW。

隨著全球各地再生能源計畫建設,儲能系統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以應對所謂再生能源間歇性供電問題。美國目前為全球最大儲能市場,預計到2025年將被中國大陸超越。然而,美國政府上述法案通過後BNEF預測,該法案將推動美國10年內儲能裝置容量額外增加20GW,也比之前估計增長24%,至2030年美國至少擁有112GW儲能容量。

 

二、加速能源轉性所遭遇之挑戰

前述國家為了達成氣候減碳目標,紛紛透過政策驅使或法律來制定再生能源目標,經過10年再生能源成本下降趨勢,再生能源面對化石燃料已開始具備競爭優勢。儘管2021年供應鏈面臨挑戰,造成關鍵原物料成本上升,以及暴漲的海運費,但仍創下全球部署再生能源裝一容量新高。

2022年全球能源危機帶來了更多預測不確定性,正在考驗再生能源之韌性,原物料價格議題需要持續關注。此外,各國間由於關稅風險、進口壁壘或甚至貿易戰,仍有可能影響到各國再生能源部署進度,例如:美國禁止中國大陸進口新疆太陽原能模組。短期內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全球對太陽能光電需求正在增長。2022年IEA分析強調,中國大陸於太陽能電池所有關鍵製程之份額目前已經超過80%,包括多晶矽與晶圓在內的關鍵原料方面,並預測全球對中國大陸太陽能原物料比例依賴將在未來幾年升至95%以上。

目前再生能源成本也提醒我們,其軌跡不可能是平穩線性下滑的,政府需要密切關注清潔能源供應鏈的潛在脆弱性與不平衡。例如:中國大陸在太陽能光電產業的投資規模在降低全球成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過度依賴也可能會因為地緣政治關係,突然使供應鏈斷鏈,而影響到部署進度。

最後,今年爆發全球能源危機,再次凸顯國家能源安全、能源韌性之重要,尤其是根據我國能源轉型白皮書指出:國內能源有98%仰賴進口,尤其以化石燃料為最大宗。若能源供應不穩將嚴重影響我國產業生產與居民生活,也顯示出地緣政治局勢下實現能源自給自足(能源來源多元化)之重要性。

因此我國政府應檢視是否有提供足夠誘因給私部門擴大投資再生能源,可參考國外透過明確補助之法案或是在再生能源目標入法宣示減碳決心,預計到2030年,再生能源之發展仍然集中在世界幾個地區,尤其以歐洲最為明顯;歐洲於受到衝擊的第一時間就推出REPowerEU計畫來進行因應。大力發展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將是其擺脫對化石能源依賴發展之機遇,且許多主要國家也會在未來10~30年間投入龐大資本發展國家再生能源產業。對投資者而言,這些都是值得深入發掘之中長期投資機遇。

上一篇2022年重要產業技術-智慧資...
下一篇2022年重要產業技術-食品及...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