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整體產經智財訴訟研析

聯邦地院與CAFC案例(01)-從美國南加州地院規範談專利訴訟申請專利範圍解釋(Claim construction)之程序

免費
字數 2428
頁數 5
出版作者 Victoria Maroulis, Mark Tung, and Charlie Stiernberg
出版單位 工研院技術移轉中心
出版日期 2016/08/04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智財訴訟研析
瀏覽次數 637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本文擬介紹美國法院在專利訴訟中,如何決定申請專利範圍(patent claims)之意義,即所謂申請專利範圍之解釋(claim construction),其係專利訴訟複雜程序中,一項關鍵而具終結案件決定性之步驟(case-dispositive step),大部份之申請專利範圍,含有建議或指示「對技術領域中具通常技藝的人(“PHOSITA” : person having ordinary skill in the art)」之文字 — 用來主張發明範圍典型之技術性專業文字,而申請專利範圍解釋之目的,係讓聽審之技術外行的事實發現者(lay fact finder,即陪審團),就該等專業文字得以進入狀況以為裁判。

內文標題/圖標題

壹、導論

貳、申請專利範圍解釋通常係由二造當事人所作之侵權分析所趨使引導

參、美國許多法院已發展出特別之「專利在地法則」(patent local rules)以提高申請專利範圍解釋在程序上之效率

圖一: 南加州地方法院提供一項時程表(timeline),詳細訂定法院解讀有爭議之專利申請範圍字詞的程序

上一篇聯邦地院與CAFC案例(03)...
下一篇從2016年杜邦包裝競賽看未來...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