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傳統租賃或買賣模式,共享經濟追求個人閒置資源的價值最大化,為一種去中介化的商業模式。對提供者來說,能提升資源運用效能及解放自我勞力;對使用者而言,則有機會降低交易成本,同時提高市場資訊透明度及使市場更有效率。基於市場供需皆增加,2000年後陸續有不同領域的共享業者問世,此情況也帶來共享業者在產業面、環境面及消費面三大問題。
有鑑於此,Grab起初的營運模式即是和東南亞當地計程車業者合作,獲得計程車業者的接納並成功打入市場。在獲得穩定客群及收益後,Grab從原有的計程車服務,擴大到行動支付、美食外送、娛樂消費及金融產品等涵蓋生活各層面的全面性服務,藉此擴展Grab獲利來源及空間。
一、共享產業課題與Grab創立背景
二、Grab產品服務與布局方向分析
三、結論與建議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