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受到疫情衝擊,染疫人數和死亡人數屢創高峰。歐盟GDP、失業率、通膨、進出口年增率等重要經濟與金融指標,都受到史無前例的重創,其中疫情對歐服務業的重創程度更甚於製造業。面對疫情即將屆臨一年之際,本文將回顧歐盟在疫情期間所提出的防疫策略、回應新冠疫情的十大重點科技和研發計畫等,作為台灣之參考。
一、歐洲COVID-19疫情影響與重點科技應用
(一)2021年初持續擴大防疫限制措施
截至2021年2月25日,歐盟新冠肺炎(含英國),確診總人數達25,953,556人,死亡案例總人數達655,165人。其中,第一波高峰期在三月期間,因為防疫未及,死亡人數遽增。第二波高峰期在九月期間,因為陸續解禁,染疫數增加,歐盟委員會主席更提及2020年底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2021年3月第三波疫情險峻,持續擴大防疫限制措施將使歐洲經濟復甦未能盡如預期,依歐盟各國確診人數來分,前五名依序為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歐盟回應COVID-19疫情的重要策略方向,請見圖1,一是協助確保醫療設備供應、增進生產和執行歐盟共同採購,二是針對停止病毒擴散和檢測策略發布指導方針,三是支持疫苗、診斷和治療方法等研究。
表1 歐洲各國確診人數(截至2021年2月25日)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https://covid19.who.int/region/euro/country/al;
歐盟疾病預防暨管制中心網址,https://www.ecdc.europa.eu/en/cases-2019-ncov-eueea。
(二)歐盟回應新冠疫情的重點科技
歐盟回應新冠疫情的各部門措施說明,請見圖2:1.就業與經濟(確保商業和支持就業、The European Semester、保護關鍵資產和科技、國家援助行動、回應新冠病毒的投資方案);2.危機管理與團結(如跨歐盟的公民保護措施、醫療與健康支援措施);3.數位解決方案(如數位科技創新方案、國家級接觸史追蹤警示App、人工智慧、以超級電腦對抗新冠病毒;4.急難救助(如對醫療專業人員進行重症監護技能培訓);5.交通運輸(如發展綠色通道以確保貨物與服務的自由流通、交通運輸);6.公共健康(如成立歐盟新冠病毒專家團隊);7.觀光旅遊(如歐盟海外公民領事援助和旅遊豁免事項);7.研究創新(醫療科技與數位工具、基礎設施與資源、新冠病毒計畫地圖);8.打擊假消息(區隔事實與杜撰、不被機器人愚弄);9.檢視總體回應措施(如經濟措施、支持對治療診斷和疫苗的研究、公共健康、邊界與移動、打擊假消息)。
歐盟回應疫情的十大重點科技,說明請見圖3。其中,與藥物疫苗相關的重點科技如:基因編輯(用於找到疾病起源和傳播模式,加速藥物開發和發現合適的診斷方法);奈米科技(利用奈米尺寸的顆粒和設備實現各種應用);合成科技(結合生物學、工程學、遺傳學、化學和電腦科學大幅改變病毒的基因型)。與醫療設備相關的重點科技如;人工智慧(協助判讀心肺掃描圖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結合感測器進行即時監測)、開源科技(共享生產關鍵醫療設備的藍圖,如口罩和呼吸器)、遠距醫療(以即時通訊和雙向通訊系統,進行遠程看診和診斷)、3D列印(疫情期間難以採購的關鍵醫療設備和零組件,可運用3D列印解決供應鏈短缺問題)。與公共衛生消毒相關的科技如:無人機(利用無人機協助消毒、巡邏隔離和遞送藥品物品)、機器人(回應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活動的服務需求)。另外,以區塊鏈還有以追蹤疾病爆發,協助追蹤藥品和醫療物資供應鏈等。

資料來源:https://ec.europa.eu/info/live-work-travel-eu/health/coronavirus-response_en。
圖1 歐盟回應COVID-19疫情的策略面向

資料來源:https://ec.europa.eu/info/live-work-travel-eu/health/coronavirus-response_en。
圖2 歐盟回應新冠疫情的各部門措施

資料來源:https://ec.europa.eu/info/live-work-travel-eu/health/coronavirus-response_en。
圖3 歐盟回應新冠疫情的十大重點科技
二、歐洲COVID-19疫情影響與研發計畫
(一)AI robotics vs covid 19 initiative european ai alliance計畫:整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
歐盟發起一項計畫名為「AI robotics vs covid 19 initiative european ai alliance」,用於儲存可用來廣納AI和機器人技術解決方案與想法的資料庫,這些資訊將有助於持續因應COVID-19危機。募集的解決方案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如:一是解決方案,已有明確需求或技術的解決方案,申請筆數約有249筆計畫,二是應用構想,尚在概念想法階段的應用構想,約有73筆計畫。相關方案主題請見表2。所有公民、利益相關者和決策者都有機會運用此資料庫,可直接在歐盟網站上讀取所有解決方案的資料,計畫的相關資料欄位包含:組織、國家、商業化解決方案名稱、解決方案的準備成熟度、解決方案所解決的挑戰與議題、解決方案的布局時間(以周計算)、解決方案的類型、特殊性、功能描述、生產製造所需時間、成本、國際合作夥伴名單、參加人員、所需基礎建設與資金支持來源等資訊,以供相關單位討論或使用技術參考,協助其在當前醫療危機期間發揮科技應用功能和效益。
表2 歐盟因應疫情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聯盟計畫與方案主題

資料來源:https://www.ideal-ist.eu/news/join-ai-robotics-vs-covid-19-initiative-european-ai-alliance。
(二)DIH-HERO計畫: 健康照護機器人數位創新平台
歐盟自2016年啟動數位化歐洲產業倡議(Digitising European Industry initiative)以來,開始在歐洲各地致力推動數位創新中心(Digital Innovation Hub,DIHs)的發展。DIHs的任務為支持與協助企業(聚焦在中小企業)充分利用新技術將業務數位化。過去幾年的各式DIHs交流連結效益有限。故歐盟轉為推動DIHNET.EU計畫,旨在建立DIHs協調機制,創造合作模式和解決共同問題,提供所有DIHs與歐洲利害關係人間一個討論分享合作的線上平台機制。
因應疫情需求,歐盟成立DIH-HERO:健康照護機器人數位創新平台,連接歐洲的療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專業工作者的網絡聯盟,由11個泛歐洲國家的17個核心合作夥伴組成。目前徵求對抗新冠疫情的醫療機器人開發提案,包括:協助疫苗接種機器人、病房服務機器人、放射治療室紫外線消毒機器人等。該計畫的效益在於,協助中小企業發揮技術力,縮短機器人商品上市時間,有效鏈結企業和醫療保健利益相關者。同時,DIH-HERO將協助中小企業開發更適合歐洲醫療保健系統需求的創新產品和服務,例如在醫療保健領域為機器人進行必要的標準化,包括道德、法律和社會問題。

資料來源:https://dih-hero.eu/about-dih-hero/。
圖4 DIH-HERO:健康照護機器人數位創新平台
三、小結
歐盟2021年3月歐洲因第三波疫情受到具高傳染性的變種病毒而逐日增加,歐洲地區因疫情死亡人數已達100萬62人,近日歐洲多國確診數均創下近期新高,歐洲地區確診病例佔全球35.5%,死亡人數佔30.5%。即便在此趨勢之下,歐盟仍持續推動新興科技應用,希望有助於疫情、減輕醫院量能、提高檢測能量等。綜整來看,重點科技包含:基因編輯、奈米科技、合成科技、人工智慧、開源科技、遠距醫療、無人機、機器人和區塊鏈等。其中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整合應用與多元應用,更是關鍵重點推動技術,有AI robotics vs COVID-19 initiative European ai alliance(整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和DIH-HERO(健康照護機器人數位創新平台)等重點計畫加速技術商業化和產業化的應用步伐。
研發計畫機制部分,因應疫情需求推動「需求導向應用科技研究計畫」,多方蒐集歐盟關心且對整體疫情領域的技術能力有提升綜效的計畫,尋找疫情需求待突破之關鍵科技技術,以促成提升科技發展對疫情民生經濟之貢獻、厚植未來歐盟產業創新競爭力。以AI robotics vs COVID-19 initiative European ai alliance(整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和DIH-HERO(健康照護機器人數位創新平台)為例,都是隸屬於需求導向與挑戰導向類型計畫,其發展商業解決方案和協助市場化的計畫機制可作為台灣未來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