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電路板產業高成長時代不再,未來在物聯網應用下將以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為主。而電路板廠商為在激烈競爭中求生存,無不積極分散接單風險、成為多品牌代工,但在傳統生產方式下,經營效率卻面對嚴苛挑戰。因此,電路板廠商需藉由自動化以提高生產效益,創造具成本競爭及高附加價值之產品,以因應紅色供應鏈及日韓高階產品的競爭。目前台灣電路板廠商約有57.9%已建置單站自動化,其餘廠商受限經費、空間…等因素擱置。另外,台灣電路板廠商站與站自動化連線的比重僅有15.8%,主要原因為目前電路板產業並無共通的生產資訊通訊協定格式。未來在智慧製造之思維包括一. 藉由智慧製造降低陸資廠商在低階產品之衝擊。二. 符合國際客戶生產資訊稽核要求。三. 以既有設備改良跨入智慧製造門檻。四. 培養系統軟體人才進行後端支援。五. 急需建立PCB設備通訊標準協定。
壹、前言
貳、自動化程度仍有待提昇
參、發展分析及建議
肆、結論
圖一 台灣電路板廠商自動化比重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