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策驅動到生態成形:韓國IC設計新創如何撬動系統半導體未來?

免費
字數
頁數
出版作者 李佳儒
出版單位 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期 2025/07/04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半導體
瀏覽次數 95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一、前言、韓國力拚系統半導體全球市占:對準台灣、超越記憶體

長期以來韓國在全球記憶體半導體市場占有領先地位,但此一優勢正逐漸縮小,且在非記憶體領域相對落後。為因應此挑戰,2022年韓國政府啟動「半導體超強大國戰略」,將系統半導體(即非記憶體半導體)列為核心戰略目標之一,並訂定中長期目標,期以至2030年全球市占率從目前約3.3%提升至10%,有著劍指台灣之意味(10.3%)。

2023年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全球明星無晶圓(fabless)廠計畫,即以呼應「半導體超強大國戰略」之目標。本文將以該計畫所公布的20家入選無晶圓廠為基礎,並整併10家備受投資界所關注的新興無晶圓廠,以了解在韓國政府政策支持下,2030年追上台灣的可能性。

然而,營收數據顯示,30家無晶圓企業2021年至2023年的產業營收不增反減,從5.9億美元下降至4.8億美元;若排除記憶體相關業者,營收甚至僅達3.6億美元,顯示出成長動能仍相當有限。進一步區分各類別每家企業的平均營收,營收額仍集中於傳統優勢領域,如記憶體與電器相關領域,不過這些領域雖具備市場基礎,卻因市場趨於成熟與競爭加劇,呈現營收下滑趨勢。相對而言,較具成長潛力的領域包括:智慧行動裝置相關應用(如AVR顯示器、觸控IC、觸覺驅動IC)、資料互連,以及AI。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圖表, 數字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字型, 數字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資料來源:參考自KIET(2023), Bit by Bit: A Strategic Approach for Korea in the Non-Memory Chip Market,本研究繪製。

圖1  韓國IC設計產業概況

 

二、利基型與新創比較

依據公司成立時間進行分類,可將韓國IC設計業者區分為利基型企業與新創公司(2017年以後成立)。整體而言,雖然利基型企業的平均營收規模仍顯著高於新創公司,但歷年資料顯示其平均每家企業營收呈現遞減趨勢。相對之下,新創企業在IP、電器應用與AI晶片等新興領域的營收迅速成長,這突顯在新應用領域中的突破潛力。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數字, 圖表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圖2  利基型vs.新創

 

就新創融資階段觀察,多數尚處於早期融資階段,集中於A輪與B輪;目前僅有2家進入C輪,另有3家已完成或正規劃IPO的企業包括:OpenEdges(聚焦於NPU、記憶體與互連等領域的矽智財IP)、Qualitas(專攻高速傳輸技術的通訊IP),以及Sapien(開發應用於AR/VR顯示器的晶片方案)。

此外,也發現多數企業皆有受到政府計畫的支持(13家),若對應支持金額規模,可發現營收較具規模(破億台幣)且成長較快速的企業多數受到政府的支持力道較大。在高成長新創公司方面,共有4家特別值得關注,包括:OpenEdges聚焦於AI SoC IP平台整合,2023年營收達2,443萬美元,年增率高達254%;Skai Chips專注AI導向RF無線充電與IoT應用,年營收828萬美元,成長近四倍;感測器新創Haechitech自疫情低谷後實現營收翻倍;Rebellions則以資料中心導向AI NPU晶片躍升為無晶圓廠獨角獸。

 

表1  IC設計新創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韓國AI晶片生態系加速成形:三星、LG與SK/KT攜手新創企業,推進製程、終端與運算部署全面升級

當前韓國AI晶片生態系正加速成形,透過新創企業與大型企業間的多元合作,逐步構築出三大核心推進軸心。首先,三星電子憑藉其先進製程優勢與SAFE IP生態平台,與AI領域的IC設計新創,如OpenEdges、Rebellions、Furiosa等合作,加速韓國晶片自主設計與先進製程的在地化落地。同時亦將AI晶片導入智慧家電與行動裝置,推動終端產品差異化與智慧化升級。其次,LG集團則聚焦於智慧家電與顯示器的AI化轉型,透過與Furiosa、DeepX等新創企業的合作,導入終端NPU晶片與AI模組,顯著提升語音識別、能源管理與使用者互動體驗,鞏固其智慧家居市場領先地位。第三,SK電信與KT則扮演AI晶片應用部署的關鍵角色,導入Rebellions與Furiosa的AI晶片於資料中心與5G基站,強化自有AI算力與邊緣智慧處理能力,並與政府推動的「主權AI」政策高度協同,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AI基礎設施。整體而言,這些新創企業不僅作為技術供應者,更已成為韓國大型企業實現AI自主化、產品創新與數位轉型的關鍵驅動力量,進一步鞏固韓國於全球AI晶片產業的戰略地位。

 

表2  IC設計新創對韓國大廠的影響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四、韓國AI晶片新創的國際拓展戰略:嵌入全球價值鏈

從國際合作布局來看,韓國AI新創企業正透過多元策略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其中美國為重點區域,Furiosa與Meta的併購傳聞(後來破局)、Sapien與Meta合作開發AI眼鏡,以及DeepX晶片通過Dell、Honeywell、Nvidia測試,皆展現其在北美高科技生態系的滲透力。中東則由Rebellions領軍,其晶片已部署至沙特阿美數據中心,並與Naver合作協助打造沙國主權AI架構。在台灣,Supergate與Mobilint採用TSMC製程,Rebellions亦與和碩合作,突顯韓台在晶片製造與系統整合上合作。面向中國市場,OpenEdges與Qualitas分別授權記憶體與互聯IP,DeepX則委託多家IC設計公司開發,展現其靈活應對區域市場的策略。整體而言,這些合作型態涵蓋策略投資、製程協作、終端測試、技術授權與跨境OEM整合,逐步構築出韓國AI新創企業在全球供應鏈與應用場域的嵌入式價值。

 

表3  IC設計新創與國際大廠合作型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五、結語

綜合觀之,儘管韓國在系統半導體領域的總體營收與市占尚未展現顯著突破,但其政府政策導向明確,且新創企業在AI、感測、RF等高附加價值領域的技術躍進,正逐漸累積起成長動能。更重要的是,透過與三星、LG、SK等大型企業形成策略性技術聯盟,並積極拓展北美與中東市場,韓國正逐步建構出兼具自主性與國際連結的系統半導體生態系。未來,若持續深化晶片設計技術與製程整合,並擴大海外應用合作與市場落地,韓國將可能逐步縮小與台灣的差距,成為全球系統半導體領域不可忽視的新興勢力。

下一篇淨零轉型新解方:熱儲能電池應用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