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光電顯示

Beyond LCD,下世代顯示技術Micro LED發展分析

免費
字數 1177
頁數 3
出版作者 林澤民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電子分項
出版日期 2016/10/27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光電顯示
瀏覽次數 1476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傳統液晶顯示器(TFT-LCD)由於光學結構複雜,如圖一,背光源需要通過包括上下偏光片(Polarizer)、液晶層、BM(Black Matrix)、TFT線路遮蔽、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以及光學膜等層層消耗與轉換,以致光源轉換效率不佳,人眼所能感受到的亮度僅剩不到原先LED或CCFL背光模組發出亮度的8%,就能源轉換效率的觀點而言還有極大的改善空間。此外,現有的TFT-LCD製程技術(線寬)和液晶切換速度也限制了TFT-LCD先天的解析度和響應速度(response time)表現。TFT-LCD雖然足以應付手機、電視等現有消費電子產品所需,卻無法滿足虛擬實境(VR)等下世代載具的技術需求。因此新興顯示技術也逐漸展露鋒芒。其中,次世代顯示技術Micro LED,除了可以解決光源轉換效率不佳、解析度和響應速度不足等問題,再加上龍頭廠商Apple以及SONY等的投入,因此受到特別的矚目。本文將進一步探討Micro LED其優劣勢與未來發展。

內文標題/圖標題

一、前言

二、Micro LED技術特性優越,製程良率及成本挑戰仍鉅

三、IEK觀點

圖一 傳統TFT-LCD光學結構示意圖

圖二 X-Celeprint巨量移轉技術示意圖

圖三 量子點技術應用在micro LED display製程

上一篇2016 Taiwan Ind...
下一篇智慧製造帶動台灣工業電腦產業產...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