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光電顯示

觸控產業「紅色供應鏈」發展佈局分析

免費
字數 1911
頁數 4
出版作者 林澤民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電子分項
出版日期 2014/11/18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光電顯示
瀏覽次數 1825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大陸本土品牌崛起,從「聯想」到「中華酷聯」以至於近年快速崛起的「小米」等,除了逐漸培養出世界級的品牌實力,也帶動了相關零組件供應鏈的大量本土化,再加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補貼,「紅色供應鏈」不再只是從前華強北的白牌組裝雜牌軍,而是足以讓台廠供應鏈受到巨大衝擊的強勁對手。這樣的趨勢也同樣正在改變觸控產業的生態及版圖。近年來兩岸觸控產業競爭日益白熱化,以兩岸龍頭觸控廠為例,2013年時宸鴻總營收約1590.7億台幣,而指標性的大陸龍頭觸控廠商歐菲光在2013年時年營收僅91億人民幣(約台幣446億,已較2012年成長130%),兩者差距仍在千億以上。2014上半年歐菲光營收已達83億人民幣(約台幣407億),較2013年同期再成長151.57%,同時期宸鴻營收卻來到573億台幣,衰退達3成。

內文標題/表標題

一、前言

二、豐沛資金挹注與併購強化競爭力

三、陸廠技術佈局完整,但高階技術仍未成熟

四、小結:規模競賽不易,台廠致力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

表1 2014上半年全球觸控(模組)廠商出貨市佔率

表2 2013年中國大陸觸控廠商增資金額

表3 中國觸控產業主要併購案

表4 中國觸控產業主要技術佈局

上一篇談台灣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現況
下一篇2014金屬製品業新興市場特輯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