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織布產業的主要競爭優勢為上下游供應鏈完整,並具有開發少量多樣、差異化紡織品之優勢,2021年年受惠於疫情後消費動能復甦,我國織布產業出口值較2020年成長23.72%,達62.6億美元。
然而,2021年在COVID-19疫情仍起伏不定,導致全球面臨人力、物力、能源、航運等各方面的供需失衡,也為我國織布產業帶來原物料價格飆漲、海外生產基地停工、缺櫃塞港及運費高漲等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1年歷經消費者的「報復性」購物後,展望2022年,預期全球消費者採購行為將回歸理性,2022年織布業訂單亦將回歸「穩健式」成長,而塞港、缺櫃、運費及原物料上漲等問題亦可望逐漸緩解。
在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國家的完整疫苗接種人口比重多已達七成以上之下,各國已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的生活型態,並將重心重新聚焦於環境及氣候變遷議題,故2022年全球服飾市場亦將以「低碳材料」、「低碳製程」等為重要發展趨勢!
一、產業現況
二、面臨問題
三、因應對策
四、未來展望
五、參考文獻
圖1 2019~2021年聚酯纖維供應鏈價格走勢
圖2 2019-2021年40D彈性纖維價格變化
表1 2021年台灣織布產品出口統計
表2 2021年台灣梭織胚布及成品布出口統計
表3 2021年台灣特種布出口統計
表4 2021年台灣針織胚布及成品布出口統計
表5 2021年台灣織布產品進口統計
表6 2021年我國織布產品主要進口國家統計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