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機械金屬運輸工具

車輛電能化:泰國政策重點與東協區域展望

免費
字數 2723
頁數 4
出版作者 温蓓章
出版單位 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期 2018/06/06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運輸工具
瀏覽次數 992
評價分數 2人評價/5.0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我國行政院於2017年底宣布空污防制行動方案,並規劃車輛電能化具體藍圖;預計2030年達到市區公車1萬輛、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這個追隨歐美先進推動車輛電能化的作法,預期將會具體引導國內車輛產業技術朝向電能化運輸發展。對車輛產業而言,積極發展電動、電控和電能系統技術與產品,不僅可以回應國內產品需求,也有益於切入正在蓬勃成長的電動車輛產業供應鏈。特別是泰國,正在成形的電動車產業技術和製造網絡,不僅是東南亞區域市場的亮點,也是中韓等國積極競逐的主戰場。

 

一、從產業發展與能源戰略角度投入

東協國家的傳統汽車產業技術與生產網絡,泰國原已具有領導性地位,以日系廠商技術為主。在此基礎上,泰國投入電動車輛產業與技術的發展,不僅是傳統汽車產業朝向高燃油經濟性、低排放車輛技術,轉進「次世代汽車」(Next Generation Automotive)的產業發展策略,更是在「泰國4.0」(Thailand 4.0)國家戰略之「能源4.0」(Energy 4.0)的重要一環。用更高位階的國家能源戰略,強化和鞏固電動車輛應用與產業發展的推動力量。

 

二、政策面向與重要措施

泰國提出「電動車行動計畫(2016-2036)」(EV Action Plan, 2016-2036),要在2036年達成目標:推動電動車累計120萬輛、充電站至少700處。以產業部投資委員會(BOI of MOI)主導,泰國電動車行動計畫完整的政策面向涵蓋資金、市場、基礎設施與技術標準等(參見表1),並且針對電動車投資提供具體獎勵(如表2)。


表1 泰國電動車政策面向與重要措施

資料來源:余佩儒等(2017)東協區域內創新連結演化之研究。經濟部技術處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執行。

 

表2  泰國電動車投資優惠措施

註:具體為Battery, motors, climate control,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speed controllers, on-board chargers, sockets and plugs for charger, converters, inverters, portable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s, circuit breakers, front and rear axles for public transport EVs, and intelligent chargers.

資料來源:余佩儒等(2017)東協區域內創新連結演化之研究。經濟部技術處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執行。

 

三、嘟嘟車和公車為推動重點

其中明確且具影響力的計畫內容,首推「電動嘟嘟車推動計畫」(E Tuk Tuk Promotion),要將獨具泰國當地特色的短程計程車,在2021年之前推動觀光服務之電動嘟嘟車2.2萬輛上路使用。這項計畫的經費由「鼓勵節能基金」(Energy Conservation Promotion Fund)配置近7,000萬泰銖,以蒙庫國王科技大學(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 KMUTT)為主要推動單位。針對曼谷和清邁市區行駛、曼谷機場捷運線接駁服務、觀光行程的嘟嘟車,規劃優先補助2017-2021年間改換電能動力,意在形成泰國當地的車輛打造或改裝工程能力,並吸引電池、馬達等產業技術投資。

泰國電動車行動計畫的另外一項實質聚焦重點在於電動公車,預計未來將要替換200輛公車為純電池大客車。雖然政策宣示的規模不大,但卻吸引更多的國際目光,中國大陸和韓國的大客車製造商已經與當地學校、產業聯盟合作,提供電動大客車技術。如(參見表3):整車與充電系統(比亞迪與先皇技術學院[King Mongkuk’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dkrabang, KMITL])、電池與馬達(北汽福田與TEC, CherChai, Singkhon)、快充設備和車輛控制單元和電池(韓國TGM與Act One, PLT Green, Cobra International)。


表3  泰國電動大客車之國際合作網絡(2017年)

資料來源:作者。

 

四、周邊國家的競爭

泰國之外,東協區域內積極投入電動車輛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國家是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中國大陸和韓國廠商在此領域的競爭意圖也昭然若揭。馬來西亞長期扶植的國內汽車業者Proton,49.9%股權已為中國大陸廠商吉利所收購,北汽集團在當地投資純電動車。菲律賓則以亞洲開發銀行資助的電動三輪車(eTrike)和電吉尼車(eJeepney)車輛運輸服務採購案,吸引到日本、台灣、中國大陸、韓國廠商至當地展示技術與投資。此外,越南河內市也喊出機車電能化的呼聲,以改善城市的空氣污染。

 

五、東協區域展望

總體來看,東協區域內車輛產業電能化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無論是泰國、菲馬或越南,都以具有當地特殊性的運具作為電能化的首要對象:泰國嘟嘟車和大客車、菲律賓三輪車和吉尼車、越南則是機車。或許正因應用車型具有地區特殊性,而使得技術面的國際連結相對有限,僅中國大陸和韓國廠商展現出較為強烈的企圖。

這些「非車輛產業主流產品」電能化所需的技術,恰是我國政策投入且業者長期耕耘的利基產品領域。例如:環保署計畫支持之恆智重機雲林西螺果菜市場電動鐵牛車、經濟部研發補助受惠之東元電機電吉尼車、經濟部和交通部計畫補助的華德動能電動大客車,以及環保署長期補助的各廠商電動機車。這些廠商及其零件與技術供應商,可在既有的技術基礎和應用實績上,積極爭取對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地的技術產品甚至服務輸出的可能性。藉此延展產業技術合作網絡、爭取新南向市場商機。

上一篇啟動新藥開發效率提升之鑰-淺談...
下一篇中國電動巴士發展現況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