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開課

 活動日期: 2025/09/02 13:30~16:30

 活動地點: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達文西廳

 活動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主辦單位: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聯絡方式: 陳紫芸 (02)6605-7216

rivachen@iii.org.tw

此場活動為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主辦,如有活動相關問題歡迎洽詢柯佩如小姐,電話:(02)2737-7340。
美國IRA政策9月即將調整,讓全球第二大電動車市場成長動能更增添變數;各國雖朝淨零碳排目標持續邁進,但隨電動車普及度政策已呈現差異;車廠多樣化動力系統且具價格競爭力的車款陸續導入市場,能量補充便利性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及車型銷售表現。在前述驅動要素角力下,2025年全球電動乘用車總銷量成長減緩,但仍有望突破2,900萬輛水平;中國、美國及日本等全球電動車重點國家市場之銷量表現、品牌占比與暢銷車款,以及代表性廠商破局思維,均將由謝騄璘產業分析師,於「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趨勢與破局思維」主題中進行解析及分享。

為因應全球電動化與淨零碳排趨勢,政府推動「智慧電動巴士DMIT計畫」,強化國產供應鏈並提升產業競爭力。計畫分為關鍵零組件與整車兩部分,零組件聚焦四大次系統,協助業者自主開發與整合應用;整車則進行搭載測試與實車驗證。工研院負責關鍵零組件推動,已展現多項成果,包含國產動力、智慧化、車控與電能次系統等,並推動共通化介面與共規底盤等技術。透過模組研發與整車協作,促進產業上下游整合,打造具系統整合與實際應用的電動巴士產業價值鏈,余威論經理將於「DMIT電動巴士關鍵技術落地-零組件國產化與成果應用」主題中進行詳細解說。

全球電動機車市場滲透率隨著淨零排放趨勢與各國政策推動逐年提升,預計2025年全球滲透率將接近7%,並以亞洲市場占比超過90%;臺灣市場方面,中央補助政策、各品牌廠推出新車款與多元電池資費優惠成為市場正向成長動能,惟國際政經情勢不穩導致消費力保守,車廠積極透過國際出口彌補內銷缺口,2025年第二季因高單價車款大量輸出使出口額較2024年同期大幅成長超過90%;趨勢議題方面,隨AI逐漸導入產業應用,將分享AI於電動機車新創企業中的加值應用,以提升人車安全、性能及決策優化與體驗升級為三大趨勢帶來產業高附加價值。以上議題將由曾郁茜產業分析師以「全球電動機車市場動態與產業AI趨勢」為題分享產業觀點。

台灣擁有全球最高機車密度,自2015年推動電動機車政策以來,各品牌陸續投入市場。業者或透過「換電網+能源平台」策略,或採自主創新系統維持能源掌控,亦有品牌主打油電混合切入中價市場。電動機車產業逐步邁向生態圈競爭,未來應聚焦創新模式、平台化戰略與充換電技術整合,強化產品、服務與技術力,拓展至國際高成長市場,為台灣打造可輸出的移動科技生態系。以上議題將由林進賢eReady電動機車前營運總監,以「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生態圈的挑戰與機會」為題分享產業觀點。

為分享各場次產研專業講者,所挖掘到電動車輛關鍵趨勢及創新思維,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STI)特舉辦「破局創新 × 綠色未來:電動車輛新商機」研討會,講題含括電動汽車、電動巴士及電動機車三大終端應用產品,並規劃議題討論時間,深入剖析電動車輛持續發展下之關鍵議題與商機。期藉由市場、技術及政策等多面向資訊,協助國內電動車輛相關業者掌握先機。


智網平台僅接受點數報名,使用現金報名者,請洽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柯佩如小姐,電話:(02)2737-7340,或逕至工研院報名網站IEK產業情報網

時間 內容 講師
13:20~13:30報到
13:30~13:35開場引言岳俊豪/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
13:35~14:10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趨勢與與破局思維謝騄璘/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
14:10~14:45DMIT電動巴士關鍵技術落地-零組件國產化與成果應用余威論/工研院機械所經理
14:45~14:55中場休息
14:55~15:30全球電動機車市場動態與產業AI趨勢曾郁茜/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分析師
15:30~16:05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生態圈的挑戰與機會林進賢/eReady 電動機車前營運總監
16:05~16:30議題討論 (Panel Discussion)主持人:岳俊豪/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
與談人:本場次4位講師
※主辦單位保留課程大綱異動及開課與否之權利,更新資訊以活動網站內容為主
5.

報名日期僅剩下 0 天截止!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